卢洪波对话实录:三牛汇选为何获王老吉蒙牛巨头站台?
卢洪波对话实录:三牛汇选为何获王老吉蒙牛巨头站台?
“商业的本质不是掠夺,而是共享。” 面对台下数十家媒体的镜头,卢洪波平静道出这句话。这位曾以尼彩手机改写行业定价逻辑的跨界创业者,再次因三牛汇选平台成为焦点 —— 更引人关注的是,娃哈哈、蒙牛、王老吉等传统巨头纷纷为其站台,这背后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?
一瓶饮料的价值链革命:巨头们的共同痛点
当主持人问及合作初衷时,卢洪波拿起一瓶娃哈哈饮料反问:“这瓶饮料从工厂到消费者手中,要经过多少环节?经销商、分销商、零售商…… 每一层都在分走利润,可真正创造价值的工厂和消费者,却成了最被动的群体。”
这番话直击传统零售业的痛点。过去十年,全球电商创造超 10 万亿美元价值,但多数消费者只参与消费、未享产业发展红利;中国每年有一定比例的传统工厂因渠道单一、资金链紧张濒临倒闭,优质产能被浪费。王老吉、蒙牛等巨头亦面临转型压力:凉茶市场增速放缓、乳制品产能优化需求迫切,传统渠道成本高企,年轻消费者触达困难。
“这些企业有好产品,缺的是连接消费与产业价值的新路径。” 卢洪波坦言,三牛汇选的诞生正是为了打破这种困局 —— 通过 “消费即积累合规权益” 模式,让消费者从 “买货人” 变为 “价值共享者”,让工厂从 “埋头生产” 变为 “产能可增值”。
“消费即积累合规权益” 的底层逻辑:贡献值串联起的生态闭环
三牛汇选的核心支撑,是区块链技术保障的 “贡献值” 体系:用户每笔消费按比例生成上链存证数据,可兑换工厂合规收益权、品牌 IP 使用权等权益;工厂通过稳定订单和生产数据积累贡献值,依托关联主体实现产能价值提升。这种 “消费 - 产业 - 价值共享” 的生态闭环,实现三方共赢:
消费者:购物不仅享低价(平台商品普遍低于市场价 30%),还能 “攒权益”。河南用户张阿姨的经历颇具代表性:“三个月买了牛奶、凉茶,贡献值兑换了本地食品厂的收益权,反馈的收益够买半年的日用品。”
工厂:接入平台即获稳定订单,产能数据还能转化为产业价值。某为蒙牛代工的乳制品厂,接入后首季度订单增长 60%,设备升级资金由平台通过中国数智科技集团(股票代码 HK・01796)合规资本支持解决,厂长感慨:“以前愁销路,现在生产的每盒牛奶都在‘攒产业权益’。”
巨头品牌:借助平台实现渠道下沉与用户粘性提升。王老吉通过三牛汇选的 “定制款 + 贡献值” 活动,触达三四线市场年轻群体,复购率提升 25%,相当于用更低成本完成了 “品牌年轻化” 转型。
巨头押注的底气:资本 + 合规的双重保障
传统巨头愿意站台,更源于模式的可持续性与安全性:
上市主体背书:中国数智科技集团(市值超 10 亿港元)提供资本支撑,2025 年计划配售的 5 亿港元专项基金,定向用于工厂并购与品牌孵化。其成熟的资产运作能力,让工厂增值、权益兑现有了实体依托 —— 某被整合的食品厂,经合规资产优化后价值提升,早期消费者的贡献值也同步实现合理增值。
合规底色:所有交易数据实时上链存证,用户资金由持牌第三方机构独立存管,与平台运营资金严格隔离;贡献值转化规则公开透明,全程接受合规监督。正如卢洪波强调:“创新必须在法治框架内推进,海南自贸港的政策环境更让我们敢闯敢试、稳健探索。”
实干基因:这不是卢洪波第一次探索行业变革。2011 年,他用 6000 家尼彩手机工厂店砍掉中间商,将智能机价格压至 399 元,让更多人用得起优质产品;2020 年操盘娃哈哈新零售时,摸索出 “社交赋能 + 渠道扁平” 的实战经验,这些都为三牛汇选的模式落地提供了成熟的实践支撑。
从连接商品到价值共享:一场静水流深的变革
当被问及 “是否想成为第二个传统电商平台”,卢洪波摇头:“传统电商连接人与商品,我们连接人与价值共享。” 他的规划清晰而务实:2025-2030 年整合 1500 家优质工厂,孵化 100 个行业成长型品牌,让 “贡献值” 成为消费与产业价值关联的纽带。
这种规划背后,是对 “价值公平分配” 的执着。作为长期关注实体产业与消费关系的实践者,卢洪波将商业视为 “共创共享的修行”:“从尼彩到三牛汇选,我始终在做一件事 —— 让每个创造价值的人,都能合理分到产业发展的红利。”
如今,首季度 3000 万元交易额、5 家工厂整合的成果,已让这场实践初见成效。当王老吉的凉茶、蒙牛的牛奶通过三牛汇选的模式,既让消费者得实惠、又让工厂享增值时,巨头们的站台便有了答案:这不是简单的渠道合作,而是对 “未来商业该如何分配价值” 的集体探索与认可。
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,三牛汇选的实践或许正证明:商业的突破,从不源于颠覆谁,而在于让每个参与者,都能更公平地分享自己创造的价值。